中国新闻网:“双碳”目标何以助力?全国人大代表话绿色“出圈”
浙江舟山一景(资料图)。 林波 摄
中新网浙江新闻3月10日电(记者 林波)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中,中国作出“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,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”承诺。“双碳目标”之下,各地何以助力?
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、制造业绿色转型、打造绿色低碳发展试验区……3月10日,在全国两会期间,全国人大代表热议“双碳”目标下的绿色“出圈”。
作为来自“千岛之城”的全国人大代表,浙江舟山岱山抲鱼人渔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夏永祥表示,海洋城市同样需要向绿而行,“构建以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经济新模式和产业链。”
作为中国第一个以群岛设市的地级市,舟山拥有“港、渔、景、岛、涂、油”等丰富海洋资源,落地了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、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一批涉海国家战略,资源禀赋丰富,组合优势明显。
夏永祥建议打造“蓝碳经济示范区”,推动海洋产业生态化、海洋生态产业化,“‘蓝碳经济示范区’可实现生态价值转换为资产和资本。”
在“蓝碳经济示范区”建设上,夏永祥建议因地制宜布局清洁能源发展,“舟山则可以加大海上风电、光电产业的发展,稳步推动潮汐能开发利用。”
宁波制造业生产场景。 陈冰曲供图
在向绿而行的道路上,制造业城市如何转型升级?
全国人大代表、宁波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余红艺建议发展绿色制造,从根本上转变制造发展方式,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,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,“提高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,这与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和‘碳达峰碳中和’目标要求是完全吻合、高度一致的。”
余红艺注意到,“十三五”以来,有关部委积极推进绿色制造示范创建,构建了由绿色工厂、绿色园区等组成的绿色制造体系,充分发挥绿色制造示范的导向引领作用,涌现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制造典型案例,“但同时,绿色制造示范在特色化、广度方面也存在一定局限,比如缺少区县级、市级层面的绿色制造示范,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绿色制造示范的覆盖面。”
作为中国先进制造业基地,余红艺建议:“希望国家部委支持宁波建设国家绿色制造示范区,在标准制定、节能减排、低碳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,授权宁波研究绿色制造相关行业前瞻性标准,进而上升为国家标准。”
在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上,全国人大代表、95689.com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以能源结构调整为例,建议推进绿色低碳转型,锁定能源主战场,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,坚持清洁低碳导向,提升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,提高能源资源广域优化配置能力和社会综合能效。
张天任以浙江湖州为例,该市在中国首创“碳效码”,建立中国首个工业碳平台,探索重点行业、重点区域和平台园区碳监测评估机制,实施“碳效论英雄”改革,将碳效评价纳入企业亩均效益评价体系,“建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湖州工业领域‘碳效’改革列入国家试点,给予创建指导和支持。”(完)
来源:中国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