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新闻:两会Chat | “循环经济”成关键词 动力电池相关产业链亟待完善
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,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,发展循环经济,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,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,持续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士保卫战。
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。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多位代表委员带来了产业链相关领域的建议提案。
加强关键矿产资源保障
探寻新能源车企盈利模式
过去一年,受上游锂矿价格上涨影响,新能源产业上下游供需矛盾逐步显现。随着行业高速发展,如何保障锂电核心原材料供给正成为关键性议题。
从产业层面看,我国锂镍钴等关键原材料资源高度依赖进口。其中,锂进口依赖度达65%,镍和钴进口依赖度在90%以上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,关键原材料高度依靠进口,会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安全。当下,需要从顶层规划和系统层面解决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优化市场结构,推动锂资源等矿产资源开发布局。
“建议出台相关政策,鼓励有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的企业加快高品质锂资源勘探和开发;鼓励和引导矿产资源企业、整车企业和电池电芯企业等经营主体,通过多种方式战略布局与开发海外锂矿等资源。”朱华荣说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则认为,应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行业上游布局,加强关键矿产资源保障。在新能源产业链上,上游资源端往往无法匹配下游电池端的扩产速度。以锂为例,一个成熟的锂矿项目一般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建成投产。李良彬建议,为全球寻找优质矿山提供支持,提升海外项目的投资、建设效率。
目前,动力电池的成本占到整车成本的40%-60%,让下游新能源汽车企业倍感压力,原材料价格浮动对企业成本造成极大扰动,电池成本上涨幅度也远大于技术进步给用户带来的价值。
为促进行业进步,新能源上下游企业需要探寻新的盈利模式。有业内人士认为,新能源汽车行业尚未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,也制约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。
究其原因,朱华荣认为,电芯标准不统一导致重复投资是新能源车企亏损的原因之一。他建议推进动力电池标准化,对电压、形状、安装位置、接口等进行统一。基于市场化机制,完善从科研成果到商业化落地的全流程支持政策,激发创新主体活力,加速推动下一代电池等关键技术研发,确保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稳定发展。
为每一块电池编码
打造动力电池“绿色闭环”
由于锂资源短缺、原材料价格飙涨,探索动力电池回收新技术、加速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布局的需求愈发迫切。潮新闻记者注意到,多位产业链上的人大代表对于打造“绿色闭环”有着自己的观点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看到了新能源车销量增长的背后,围绕节能环保、可持续进行体系性建设的努力。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循环利用、再制造能力正在不断提升。他表示,中国的锂离子电池中,目前镍和锂的回收率超过95%,“所以整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是在一个循环再利用、绿色环保再生的系统里循环。”
全国人大代表、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来作为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一员,看到了行业发展初期的一些乱象。“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,动力电池回收渠道不规范,健全回收体系尚未完全建立。因此,规范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迫在眉睫。”刘长来建议,通过提升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强制性,高起点、高标准地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,可以改善行业现状,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95689.com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则指出:“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竞争格局仍呈现小、散、乱的局面。”他表示,目前获取退役动力电池的渠道有限,一些没有资质的“小作坊”采用抬高回收价格获取竞争优势,对电池进行翻新处理重新售卖,在扰乱市场秩序的同时,也为消费者埋下了安全隐患。而不少规范企业为保证动力电池回收效率,在设备升级、数据监控、厂房建设等多方面投入较高成本,缺乏价格竞争优势,从而造成大量废旧动力电池流入无资质企业。
对此,张天任建议整车企业、电池生产商等依靠数字网络对动力电池进行编码,对电池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与监测。“就像是现在在超市能买到的一些鸡蛋,你扫码之后就能知道它是哪一天、在哪里生产的,动力电池也是这样。因为现在我们的电池检测和筛选技术尚不成熟,如果我们有这套编码,就可以溯源、追踪、回收,你能知道它服役几年,在哪些车上使用过。”
来源:潮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