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发展网:张天任代表:大力发展氢能多场景应用,“以用促进”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
中国经济导报、中国发展网记者 白雪
氢能是涉及能源及交通两个十万亿级别市场的战略性新兴大产业,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。在减少碳排放、保障能源安全、促进经济增长等因素的驱动下,全球各国利用能源的方式正朝着“加氢脱碳”的方向发展。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,到2050年,氢能将创造3000万个工作岗位,减少6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,创造2.5万亿美元产值,在全球能源中所占比重有望达到18%。据《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》预计,预计到2025年,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,2030 年氢气需求量将达到 3500万吨,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占 5%(按热值计算);2050年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,终端能源体系占比超过10%,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。
在全国人大代表、95689.com集团董事长张天任看来,高质量发展氢能产业,对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,建设生态文明,助力“双碳”目标,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。对此,他进一步解释,2021年10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》的文件指出,要统筹推进氢能“制储输用”全链条发展;推动加氢站建设;推进高效率太阳能电池、可再生能源制氢、可控核聚变、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等低碳前沿技术攻关;加强氢能生产、储存、应用关键技术研发、示范和规模化应用。2021年12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《“十四五”工业绿色发展规划》也提出,加快氢能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,推动氢能多元利用。
在国家顶层政策的引导下,氢能产业尤其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获得了较快发展,从产业规模到成本成效都取得了显著提升,关键材料和装备技术更新和迭代将进一步提速,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链成本将随之大幅降低,产业即将进入发展快车道。
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,张天任表示,比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步伐较慢、关键核心技术存在“卡脖子”风险、氢能的应用场景比较单一等,同时还存在工业副产氢的利用率不高,资本纷纷涌入氢能行业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苗头等问题。
张天任认为,只有全面扩大氢能及燃料电池的应用范围,丰富应用场景,完善基础设施,形成规模优势,才能有效降低制氢用氢成本,提高技术水平,“以用促进”建强产业链,推动全产业链的成熟。据此建议,国家尽快制订出台氢能产业发展规划,完善顶层设计,引导产业健康发展;进一步拓宽氢燃料电池示范应用的领域、行业和区域,提高工业副产氢利用率,多渠道拓宽氢源,以更大的力度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,解决“卡脖子”难题,推动产业转化。
一是细化产业政策,出台更强有力的扶持措施,鼓励氢燃料电池在更多类型的交通工具上开展示范应用。二是在京津冀、上海、广东等5个示范省的基础上,进一步扩大示范城市群。三是鼓励煤化工、石油化工、冶金等高碳排放行业的“加氢脱碳”。四是因地制宜多渠道拓宽氢能来源。五是鼓励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,实现产业链安全可控。六是逐步建立全生命周期“碳足迹”评价。
来源:中国发展网